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失眠睡眠 > 说梦解梦
编号:35140
神奇的预言梦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
     方刚

    梦境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奇,这种神奇有时又被作为“梦境无意义”说的一种“证据”。实际上,任何表面看起来不可理喻的梦,认真分析都有其价值。

    许多人对我说,他们在梦中经历的事情,后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应验。或是初次到某个陌生的地方,却发现很熟悉周围的环境,在梦中经历过;或是某些梦中的暗示或很具体的经历,在现实中重演了。梦在此变得更为神秘。

    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对此解释说,这是梦的预言功能在发挥作用。荣格对神秘事物极有兴趣,对中国的《易经》也很有研究,他认为很多事情是可以预测的。荣格特别强调梦指向过去但也指向未来的属性。荣格说:“这种向前展望的功能,是在无意识中对未来成功的预测和期待,是某种预演,某种蓝图,或事先匆匆拟就的计

    划。”荣格承认,只有极少数的梦具有这种功能。以神秘主义解释预言性的梦,并不一定是反科学的。人类对于未知事物应保持一份平常的心态,不要对不理解的便一律斥之为“不科学”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梦境之一:预言爱情的结束

    我和男友从一家大商场的楼梯向下走,突然大厅停电了,漆黑一团。楼梯也断开了,将我和男友分开。男友向我伸出手,我也伸手去迎他,但是,断裂开的楼梯向远处移去,我和男友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背景与分析:

    梦者是正在恋爱中的女青年,与男友的关系很好,醒来后对梦境无法理解。但仅仅一周之后,因为突然的事故,她与男友的爱情宣告结束。再回想这个梦境,她感到一丝恐怖,其对爱情结局的预言让人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梦境之二:提前10年预言性伴数目的梦

    好象是同学A,又象是朋友B来访,提来了一篮香蕉。

    妻子回来时,那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。妻看见香蕉,说,XXX买的香蕉真好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我纳闷,妻子竟说出了那人的名字,但不是A,也不是B,而是另外一个人。接着妻抱着香蕉数个数,我也跟着数,我说十七个,她说不对,是十个。

    我说,你再仔细数数,是十七。

    妻子说:是十个,你再数。我再数。果然是十个,我不知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妻子平时是最爱吃香蕉的,但嫌贵,很少买。

    妻子搞了一个大的就吃了起来,我也摘下一个吃。

    我发现妻子竟连皮吃了。当妻子又去拿时,竟说:看,里边还夹着两个小的。

    我一看,果真在大的中间夹有两个小的。但一会儿,那两个小的竟没有了。

    妻子边吃边说,留几个给儿子吧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我说:不给他留了,不是还有苹果和梨嘛。

    一会儿,我跟前一堆香蕉皮,而妻跟前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我大笑说,你连皮都吃了!

    梦者自析:

    这是八十年代的一个旧梦,当时并未记录,只是觉得十分有趣,怎么两口子争吃香蕉,还不给儿子留呢,所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事后,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。凭着这首诗我找到了做梦的日期,又凭着较深的印象,将梦补记下来。 这是一个性梦,香蕉说明了主题,但在当时,我根本理解不了。

    1987年的我,正处于一个心理和生活的转折期,一只脚在婚内,一只脚在婚外,做这样一个梦不足为奇。在事过境迁的今天这个梦很好分析,这是一个带有预言作用的意味深刻的梦。做梦之后十几年,岁月让梦中的一切—一验证,我十分惊讶它们数字的巧合。当今天我把它记录下来,略加分析后,竞然有毛骨悚然的感觉。难道世界上真存在超意识?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事实是,在十多年前,我的妻子先后与10个男人做过爱,而我也同17个女人做过爱。香蕉就是阴茎的象征,妻子喜欢大阴茎,所以带皮吃了。两个小香蕉,是因为妻子的性伙伴中有两个比她小很多岁的男孩子,其中一个只有18岁,而妻子当时40岁了。

    梦中不给儿子留香蕉的情节,是我想让儿子健康成长,成为心理健全的人的意识反映。我只能说,这个梦是我的性观念的一个大暴露,我也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梦时才意识到的。

    对于预言梦,我的感受是,潜意识在很多时候远远地走在了意识的前面,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一些危机或事态,潜意识已经意识到了,它通过梦境表现出来,我们的意识却读不懂,但事态的发展却证明潜意识的正确性。象上面那则“预言爱情的结束”的梦境,我便认为是梦者的潜意识已经觉察到他们之间的问题,而意识却不

    愿意接受,所谓“突然的事故”则证实了潜意识的正确性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我相信还有一些预言性的梦属于信息重组过程中误读的结果。象那种到了似曾相识的陌生地区的梦境,便可能是这样。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信息,这些信息往往与其它信息混杂在一起。有人会说,正与朋友聊天的时候,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所、这样的谈话、这样的友人,都是在梦中经历过的。而事实上很可能是,你曾经出人于类似的场所,曾经有过同主题的谈话,曾经与这一友人或这一类型的人交流,或者你从来都没有经历这些,而只是曾幻想过这样,但这都同样能够在那一瞬间于你的大脑中进行重组,使你产生了这种错觉。而影响信息重组的一个关键因素,是你的情绪体验,某些相似的情绪体验会促成这种错觉。如我们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很美好的交谈,当时的情绪体验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头脑中,或者我们向往这样的交谈,这种向往的体验同样烙印在我们的头脑中。于是,当我们真的经历这样的交谈时,头脑中的烙印被唤醒,我们又清楚地记得没有这样的真实经历,便仿佛真的“回忆”起曾经亲历过同样梦境了,而这,是一种错觉。

    摘自《医药与保健》, 百拇医药